吃飯也有講究!改善飲食習慣有助于糖尿病友控穩血糖
- 分類:養生保健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9-03-13
- 訪問量:107
【概要描述】現代醫學證明,正常人在飲食以后,隨著血糖升高,胰島素分泌也增多,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,因此,不會發生糖尿病。而糖尿病患者,由于胰島功能減退,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,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,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,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。
吃飯也有講究!改善飲食習慣有助于糖尿病友控穩血糖
【概要描述】現代醫學證明,正常人在飲食以后,隨著血糖升高,胰島素分泌也增多,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,因此,不會發生糖尿病。而糖尿病患者,由于胰島功能減退,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,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,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,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。
- 分類:養生保健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9-03-13
- 訪問量:107
現代醫學證明,正常人在飲食以后,隨著血糖升高,胰島素分泌也增多,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,因此,不會發生糖尿病。而糖尿病患者,由于胰島功能減退,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,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,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,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。
此時,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,不進行飲食控制,甚至過度飲食,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,并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,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,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,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。所以,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和科學的飲食習慣。
控血糖,管理好飲食是十分重要的。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,如果糖尿病人控制不好飲食很容易造成血糖的不平穩,為此,小編整理了以下幾點有利于控血糖的飲食習慣:
一、吃飯定時定量
有研究表明,生活不規律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,同時也會加重糖尿病的癥狀。所以,糖尿病病友定時定量進餐非常重要。
定時:一日三餐的時間固定,兩餐間隔5-6小時,晚餐最好在7點前吃完,水果放在兩餐之間。多吃新鮮水果可減少糖尿病及并發癥發生風險。
定量:建議主食一般每天吃5~8兩,注意粗細搭配,粗糧和雜豆類食物占一半以上。如果按每天5兩算,具體分配早餐吃1兩,午餐吃2兩,晚餐吃2兩;肉禽魚蛋每天100~150克,豆類25克,奶類300毫升,蔬菜至少500克。(以上定時定量內容數據來源于百度百科,僅供參考)
二、食物可多添加醋
據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,吃飯時喝20克果醋的人比不喝的人餐后血糖要低35%,其饑餓感也會下降。而瑞典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,與不吃含醋食物的糖尿病人相比,吃含醋食物的糖尿病人在食用30分鐘后,血糖明顯降低,并且不容易感到饑餓。
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醋酸可以抑制腸道中的雙糖酶,減少葡萄糖的分解,其作用類似于口服降糖藥,只是作用強度比不上口服降糖藥。
因此,糖友們要認識到,醋雖然能起到一定降血糖作用,但是它不能代替藥物治療。所以糖友可在飯前喝點醋,延緩餐后的血糖升高。
三、細嚼慢咽有助于控制血糖
最新發表在《英國醫學期刊》上的研究表明,吃飯速度過快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問題更嚴重。吃東西太快對消化道負擔過重,無論是健康人亦或是病人,都是不可取的進食方式。
而對糖尿病患者來說,吃飯太快會影響食物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攝入的食物常常是經計算而得來的,其有效營養成分更應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利用,因此細嚼慢咽更有助于控制住病情。
四、少吃宵夜
常吃宵夜是個不好的習慣。特別對糖友們來說,夜宵會增加多余的熱量,體內胰島素就會加速分泌,導致第二天早晨血糖升高。長時間如此還會導致分期其他激素的細胞功能出現減退甚至是衰退。
如果晚餐后仍覺得餓,可以吃些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。無糖飲品以及很多蔬菜含碳水化合物和熱量比較少,不會增加體重或導致血糖升高。
五、減少外出就餐
外出就餐如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,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外邊“解決”吃飯問題。外出就餐雖然很方便,但是也會給糖友增加很多煩惱。餐館的廚師們制作的食物不是根據糖友的需要來制定的,所以其中的油量和糖分自然也不會受到控制。而且,大多數餐廳的廚師,為了讓食物的味道越發濃厚,會格外多加一些鹽或糖,以此來增強食物的口感。
因此,對糖友來說,最好是減少外出就餐的頻率。如果在外就餐,應注意以下這些方面:
1、點萊時最好先了解菜品的食材,盡量多點魚和蔬菜,少選肉類。
2、在外就餐的時候,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進食量,千萬不要因為食物味美而貪吃。
3、多吃素,少吃葷。因為葷腥食用過多不利于血糖、血脂的控制。
4、少吃海鮮、動物內臟,因為這些食物和飲料中富含嘌呤,易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。
5、主食和配菜一起食用。
以上是小編為各位糖友或血糖較高的朋友的一些飲食方面小建議,希望能對您有幫助,也祝各位早日康復!
現代醫學證明,正常人在飲食以后,隨著血糖升高,胰島素分泌也增多,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,因此,不會發生糖尿病。而糖尿病患者,由于胰島功能減退,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,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,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,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。
此時,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,不進行飲食控制,甚至過度飲食,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,并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,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,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,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。所以,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和科學的飲食習慣。
控血糖,管理好飲食是十分重要的。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,如果糖尿病人控制不好飲食很容易造成血糖的不平穩,為此,小編整理了以下幾點有利于控血糖的飲食習慣:
一、吃飯定時定量
有研究表明,生活不規律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,同時也會加重糖尿病的癥狀。所以,糖尿病病友定時定量進餐非常重要。
定時:一日三餐的時間固定,兩餐間隔5-6小時,晚餐最好在7點前吃完,水果放在兩餐之間。多吃新鮮水果可減少糖尿病及并發癥發生風險。
定量:建議主食一般每天吃5~8兩,注意粗細搭配,粗糧和雜豆類食物占一半以上。如果按每天5兩算,具體分配早餐吃1兩,午餐吃2兩,晚餐吃2兩;肉禽魚蛋每天100~150克,豆類25克,奶類300毫升,蔬菜至少500克。(以上定時定量內容數據來源于百度百科,僅供參考)
二、食物可多添加醋
據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,吃飯時喝20克果醋的人比不喝的人餐后血糖要低35%,其饑餓感也會下降。而瑞典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,與不吃含醋食物的糖尿病人相比,吃含醋食物的糖尿病人在食用30分鐘后,血糖明顯降低,并且不容易感到饑餓。
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醋酸可以抑制腸道中的雙糖酶,減少葡萄糖的分解,其作用類似于口服降糖藥,只是作用強度比不上口服降糖藥。
因此,糖友們要認識到,醋雖然能起到一定降血糖作用,但是它不能代替藥物治療。所以糖友可在飯前喝點醋,延緩餐后的血糖升高。
三、細嚼慢咽有助于控制血糖
最新發表在《英國醫學期刊》上的研究表明,吃飯速度過快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問題更嚴重。吃東西太快對消化道負擔過重,無論是健康人亦或是病人,都是不可取的進食方式。
而對糖尿病患者來說,吃飯太快會影響食物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攝入的食物常常是經計算而得來的,其有效營養成分更應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利用,因此細嚼慢咽更有助于控制住病情。
四、少吃宵夜
常吃宵夜是個不好的習慣。特別對糖友們來說,夜宵會增加多余的熱量,體內胰島素就會加速分泌,導致第二天早晨血糖升高。長時間如此還會導致分期其他激素的細胞功能出現減退甚至是衰退。
如果晚餐后仍覺得餓,可以吃些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。無糖飲品以及很多蔬菜含碳水化合物和熱量比較少,不會增加體重或導致血糖升高。
五、減少外出就餐
外出就餐如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,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外邊“解決”吃飯問題。外出就餐雖然很方便,但是也會給糖友增加很多煩惱。餐館的廚師們制作的食物不是根據糖友的需要來制定的,所以其中的油量和糖分自然也不會受到控制。而且,大多數餐廳的廚師,為了讓食物的味道越發濃厚,會格外多加一些鹽或糖,以此來增強食物的口感。
因此,對糖友來說,最好是減少外出就餐的頻率。如果在外就餐,應注意以下這些方面:
1、點萊時最好先了解菜品的食材,盡量多點魚和蔬菜,少選肉類。
2、在外就餐的時候,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進食量,千萬不要因為食物味美而貪吃。
3、多吃素,少吃葷。因為葷腥食用過多不利于血糖、血脂的控制。
4、少吃海鮮、動物內臟,因為這些食物和飲料中富含嘌呤,易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。
5、主食和配菜一起食用。
以上是小編為各位糖友或血糖較高的朋友的一些飲食方面小建議,希望能對您有幫助,也祝各位早日康復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更多資訊


吃飯也有講究!改善飲食習慣有助于糖尿病友控穩血糖

Wifi的輻射危害大嗎?關于WIFI輻射,你所不知道的三個誤區!
